掼蛋为什么叫掼蛋
在中国华东地区,尤其是淮安及周边地带,一种名为“掼蛋”的扑克游戏广受欢迎,家喻户晓。这一独特的牌局起源于江苏淮安市,又称为“淮安掼蛋”,是由当地的“跑得快”和“八十分”扑克牌游戏演化而来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扑克牌玩法。
掼蛋为什么叫掼蛋
掼蛋之名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源于乡土文化的一种习惯叫法。在江苏的一些小地方,“掼”这个乡土动词被广泛使用。早年,在手工劳作中,收割粮食时,“掼把”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。这个动作称之为“掼”,意指将扎得较紧的麦把捆扬过头顶,回缩后力量相对加重,从而使麦粒子容易从秸秆上脱落。此外,“掼”一词在一些交手打架的比试中也得到运用,一方提出让对方“掼一架”,或者“掼东西”——把器皿摔在地上,这里的“掼蛋”甚至还涵盖了“摔”的意味。此外,“掼”与物理学的惯性也存在联系,就像新四军在南征北战中撤退时,拳头缩回再伸出来的力量比直接打出去更有力。掼蛋的战术中也融入了类似的韬晦之计,采用引蛇出洞的打法。有些激情四溢的年轻人甚至会在高兴时将几张牌举过头顶掼出去,展现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“掼”的气势和架势。
“蛋”的解析
至于“蛋”这个词,可能是一个误用,应该是指炸弹的“弹”。根据“掼蛋”最初形成的时间,大致在1966年底或1967年初。
游戏规则
在“掼蛋”的游戏规则中,四王是较大的牌,六张及六张以上的炸弹排在其后,接着是同花顺、五张炸弹、四张炸弹等。而在单牌中,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:大王、小王、级牌、A、K、Q、J、10、9、8、7、6、5、4、3、2。需要牢记的是,一般情况下,只有牌型相同且总张数相等的牌才能进行大小比较。对于一些组合牌型,比如三连对、钢板、顺子等,只需比较其较大数值的牌即可。
通过这一深度解析,“掼蛋”不再仅仅是一款风靡华东的扑克游戏,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游戏策略的精妙之处。
- 上一篇:王自如和罗永浩什么时候辩论的
- 下一篇:掼蛋 攻略技巧指南之保证出牌权即发话的手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