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,安全驾驶需谨慎
近日,北京科协联合多方机构发布了4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针对“辅助驾驶就是自动驾驶,开启后可随意玩手机、睡觉”的流言进行了正式辟谣。
据悉,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存在本质区别。目前,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智能驾驶技术尚处于辅助驾驶阶段,旨在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驾驶便利性,而非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。更准确地说,它应被称为“智能辅助驾驶”,重点在于“辅助”,其核心仍是驾驶员。
根据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GB/T 40429-2021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》,驾驶自动化被分为从L0到L5六级。其中,L0至L2级被定义为辅助驾驶,驾驶主体仍为驾驶人;L3至L5级则为自动驾驶,驾驶主体转变为系统。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,其最高级别仅达到L2级,即组合驾驶辅助系统,主要功能是减轻驾驶员疲劳、提升行车便利性,如车道居中保持、自适应巡航、自动跟车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,驾驶员仍需保持高度注意力,双手不得离开方向盘。目前市场上宣传的L2+、L2.5、L2.9等术语,存在过度宣传之嫌。即便车辆达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,也要求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驾驶任务,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控制。
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旨在提升驾驶安全,但驾驶员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。因此,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,务必保持警惕,切勿掉以轻心。